

來自全球48個國家和地區的115位樞機主教周二進入梵蒂岡西斯廷教堂,展開投票選新教宗的程序。種種跡象顯示,各地樞機對繼任人選存在著很大分歧,整個投票程序可能會拖長,甚至4至5天。意大利米蘭主教斯科拉、巴西主教謝勒和加拿大的凱萊仍然是熱門人選。但有可靠消息透露,最近數天出現多幾個新名字,來自奧地利、匈牙利、墨西哥、菲律賓、南非和美國的樞機都可能有當選機會。
米蘭大主教斯科拉和負責監管梵蒂岡銀行的巴西主教謝勒,呼聲仍然最高。如果斯科拉當選,將是自從1978年在位僅33天的若望保祿一世以來,第一位意大利籍教宗;如果是謝勒當選,則是千多年來第一位非歐洲裔教宗。
不過,萬一斯科拉和謝勒在早輪投票時已被淘汰出局,有份參與投票的樞機們還有其他許多選擇。傳統上,即使是大熱門,如果在頭幾輪投票時無法取得大量票數的話,便會被放棄。他們的支持者會轉而支持其他爭議性較少的候選人。
換言之,現時被看低一線的候選人,大有機會上位。他們包括斯里蘭卡主教蘭吉特(Malcolm Ranjith)、匈牙利布達佩斯大主教埃爾德(Peter Erdo)、還有菲律賓馬尼拉大主教塔格萊(Luis Antonio Tagle)。
如果塔格萊爆冷當選,將會成為歷史上第一位亞裔教宗,為亞洲數以億計的天主教徒帶來新希望,讓亞洲教會將來在教廷內有更大影響力和話事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