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味大過天—— 有咬口的法國走地雞
2013-01-26
小家庭很少買一整隻雞,因為做一隻白切雞,兩餐也吃不完,偏偏雞肉熟了不能久留,下一餐再吃,甚至只留來消夜送酒,也覺風味稍遜。迫不得已,平常只會到超級市場打冰鮮雞髀、雞翼、雞胸等主意。 我的理念很清晰堅定:既然吃得少,便要吃得精。起初看中了一家超市來自澳洲無附加荷爾蒙激素的雞種,價錢不便宜,但吃得安心。須知道不時有報道指,雞農以激素催谷雞隻快速生長。電台節目的拍檔樓南光早年曾養過雞,他說以前本地雞農的打針雞十分普遍,便是打激素催谷雞隻生長,後來受到社會關注,打針雞才收斂,在雞隻推出市場之前一段日子停止用藥,好讓雞隻體內的藥物排減。 可是,用過藥的話,始終有激素殘留在雞的體內,吃進人肚,也不知不覺影響人的發育,尤其是小女孩吃多了,性徵提早出現,身形體態亦趨早熟,所以有些負擔得起的家長,只讓子女吃外國運來的無附加激素的雞肉。不過,澳洲這種雞的雞味不突出,僅知道是吃雞肉便是了,我們香港的嘉美雞好味得多。 後 來不知何故,這家超市沒再入這種雞肉,再過了一段時間,一批來自法國的冰鮮雞登場,價錢升了一級,也是標明是無加荷爾蒙激素的,但還特別標明是「走地雞」。這種法國雞的連骨雞髀,不及美國和內地來貨的肥大,卻非常修長,毛孔也特別大,驟眼看有點似小型火雞,我多選擇去了骨的,方便利落少工夫。 這種法國雞是走地雞,可能走動得多,雞肉稍韌有咬口,但難得是有雞味,今時今日冰鮮雞,還要是無荷爾蒙激素的,不多理會!只是,貴囉! 梁家權
|